作为一名数码产品爱好者,我几乎尝试过市面上所有类型的耳机:入耳式、半入耳式、头戴式、骨传导...但始终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。在真无线耳机蓝牙耳机盛行的今天,大多数产品仍然采用入耳或半入耳式设计,长时间佩戴容易导致耳道胀痛、闷热,甚至引发耳部不适。而骨传导耳机虽然解决了入耳问题,但音质往往不尽如人意,低频薄弱、声音发闷。
虹觅HOLME Ultra开放式蓝牙耳机的出现,似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——它采用挂耳式开放设计,不侵入耳道,同时通过16.2mm大动圈单元和HD音束定向传声技术,提供比传统骨传导耳机更出色的音质。经过两周的深度使用,我想分享一下这款耳机的真实体验,看看它是否真的能成为日常通勤、运动健身和办公学习的理想选择。
拆开包装的那一刻,HOLME Ultra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,不同于传统耳机的方正包装,它采用了更环保的简约设计。附件包含:充电仓、耳机本体、说明书和TYPE-C接口的充电线。
耳机提供虹觅黑、虹觅白两种配色,我选择的是虹觅白配色,搭配磨砂质感的充电仓,整体看起来很有质感。充电仓采用扁平化设计,外型小巧,方便随身携带,放入口袋也不会显得臃肿。打开充电仓发现这次虹觅更改了耳机充电的接触方式,从传统的点式触点更改为创新的面式触点,点对面的接触会改善传统点对点的接触不良的痛点,提高冲掉效率,这种设计是值得表扬的。
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耳挂设计,不同于骨传导耳机的硬质结构,HOLME Ultra采用医用级液态硅胶包裹钛合金记忆钢丝,触感柔软却有足够的支撑力。单边仅8克的重量,比一张A4纸还要轻,让人不禁怀疑它的稳固性。
所以在第一次佩戴时,我刻意做了几个夸张的头部动作——摇头、跳跃、快速转身,耳机纹丝不动。这种稳定性在随后的跑步、健身等场景中都得到了验证,最令我惊喜的是,连续佩戴4小时后,我的耳朵完全没有以往使用入耳式耳机后的那种胀痛感。考虑到很多日常戴眼镜的用户,我特别留意了一下耳机与镜腿的兼容性,HOLME Ultra的耳挂设计巧妙地避开了镜腿位置,两者和谐共存,没有任何不适。
在连接方面,HOLME Ultra采用了蓝牙5.4芯片,这款芯片带来的稳定连接令人放心,10米内没有出现断连情况,游戏模式下的60ms低延迟,玩《原神》这类动作游戏时几乎感受不到音画不同步,双设备切换也很流畅,在手机和笔记本之间转换时几乎没有感知延迟。让人惊喜的是,这款耳机竟然拥有四麦ENC通话降噪和防漏音模式,支持一键开启防漏音模式,非常方便。
在续航方面,在中等音量下,HOLME Ultra能提供约8小时的连续播放,配合充电仓可达32小时。实测每天使用4-5小时,一周只需充电一次,而且这款耳机还支持快速充电,充电5分钟可听歌2小时。此外HOLME Ultra还拥有IPX6级防水,可轻松应对雨水、含水的侵蚀,经过两周的高强度使用,耳机依然如新。
起初我对开放式耳机的音质期待不高,但HOLME Ultra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。16.2mm超大动圈单元配合虹觅自研的HD音束定向传声技术,带来了远超预期的音质表现。试听《Hotel California》时,前奏的吉他声清晰透亮,鼓点下潜有力却不浑浊,现场观众的欢呼声营造出令人惊喜的空间感。虽然低频量感不及高端入耳式耳机,但整体平衡性出色,久听不腻。在安静环境下,音质表现接近千元级耳机;而在嘈杂的街道,需要将音量调至70%左右才能获得最佳听感,虽然这是开放式设计的物理限制,但换来的是全天候的佩戴舒适度。
使用总结:
经过两周深度使用,HOLME Ultra已经成为我的日常主力耳机。它用创新的开放式设计解决了传统耳机的诸多痛点,在舒适性和音质间找到了完美平衡,399元的售价让这款产品极具竞争力,特别推荐给有如下需求的人群:运动爱好者、长时间佩戴耳机的用户、注重环境安全的通勤族以及对入耳式耳机敏感的人群。
好了,这次关于HOLME Ultra开放式蓝牙耳机的体验就分享到这了,大家觉得这款开放式蓝牙耳机怎么样呢?我是武汉domo,如果大家有什么其它好玩的好用的也可以给我留言,我们下次分享再见,谢谢!